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在旬县县城的东北部有着全县唯一的液化气供应站,供应着整个县城的生活燃气,包括管道分流和气罐瓶灌注两种。

在建设这个液化气供应站的时候,为了安全着想,这里距离县城的东门有两公里远,也可以说非常偏僻。

在这个液化气供应站的西面有一片石窑,石窑顾名思义就是用石块垒砌的窑洞,多达上百孔。

这些石窑分为上中下三层,每层三十多孔,每上中下三层九孔为一个独立院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来旬县驻乡的陕北人修建的。

旬县地处渭北高原南麓,关中平原北塬,雨水要比陕北来的充沛,一年四季空气湿润度比陕北要高出一个层次。

旬县的窑洞一般都是挖洞和用土坯箍起来的,冬暖夏凉,是真正的窑洞,这些石窑建成后,仅仅过了一年就被废弃了。

而今天,这些废弃了三十多年的石窑居然被启用了,而使用他们的人,就是刘十三以及近千名同学。

刘十三的中考成绩非常优秀,不过天算不如人算,刘十三并没有进入旬县高中,而是被分到了旬县二中。

旬县二中原名是旬县职业教育中心,由于中国人口现状的原因,八十年代人口出生达到了一个最高点。

刘十三这一级的学生数量较之上一届,也就是朱莉这一级增加了一千五百多人,所以县教育局就临时成立了旬二中。

旬二中的成立目的,就是为了缓解旬县高中的压力,原本就有四十三个班级,如果不向二中分流的话,旬县高中根本没有这么多的教室和课桌。

刘十三就是被分流到旬二中一千六百多名学生大军中的一员,被分为二十六个班,刘十三是三班,也就是说他还没有分入火箭班。

旬二中同样条件有限,原有的男生宿舍全部被改为女生宿舍,也就是旬县职教中心原有的职业类学生中的男生,也都被赶了出来。

被赶出来的男生和新来的高一新生,绝大部分被安排到了这陕北石窑里来了,包括刘十三也被安排到了这里。

刘十三上高中,是刘妈来送的,当刘妈看到这石窑的住宿条件后,第一时间就拒绝了,尽管不住也得缴住宿费,刘妈也没有让儿子住这里。

住石窑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家长没有跟来的,其次都是因为这是学校的安排,既然缴了住宿费,也就没得选择。

住宿费是单独列出来的,也是单独收的,一学期是一百二十块,约等于一个月是三十块钱。

刘妈在旬二中附近的一户人家里给刘十三找了个住处,是三个人住一起的,他们两个都是高二学生。

一张大火炕,三条褥子刚好铺满一整张火炕,刘十三的褥子是他大伯送给他的,里面裹着一整张狗皮。

被子是家里的旧被子重新弹过的,里子和面子重新换了下,也可以算是一个新被子,刘爸给刘十三打了一口新箱子。

别说旬二中了,还有宿舍可住,旬县高中这么多年了,学生都是住在外面的,少的三个,多的五六个滚一个大炕。

由于居住环境复杂,每个学生都有一口自己的箱子,条件好的用的是买的皮的或者塑料的,一般都是两尺长,一尺款的小木箱子。

这箱子一般情况下就是放置衣物和个人物品的,刘妈不同意刘十三住石窑,其实是有原因的。

也不知道别的家长有没有发现,但是刘妈进入石窑后却发现了,这是要由于气候和地理关系,里面特别冰凉。

这可是九月份啊!九月份的天气应该还属于秋老虎的季节,石窑里面却这么冰凉,那到了冬季得多冷啊!

住石窑的学生睡的是通铺,一个石窑的窑洞里住了十二个学生,住在门口的还能好点,住在最里面的一个绝对不会好过。

当初废弃这石窑的原因就是因为这石窑里太潮湿了,这个传闻只要是上了年纪的人都听说过,只需要半年就会得风湿。

刘十三没有对家里说过自己有工作,而且每月工资高达六位数,上高中老爸老妈安排的,他没有做任何推辞,都选择了接受。

他被分配到旬二中,让他无论如何都想不通,刘妈也想不通,但是已经这样了,也只能认了。

刘妈帮刘十三安排好一切后,搭着顺车就回家了,刘十三开始了自己的高中生涯,高中是一个新的开始,最少是比初中自由多了。

初三尽管对偏远地区的中学生来说,只要能升级就行了,但是还是有竞争的,刘十三拼搏了整整一年。


页面连接:http://www.xszsj168.com/read_0_fffjs/a10cczaef.html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贼吧网努努书坊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