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局间休息的时候,王超和罗九很神奇的保持着一模一样的姿势:嘴里嚼着香蕉,闭着眼睛,垂着头,手指轻轻按着太阳穴,一动不动。

很多现场球迷都猜测这是不是何敬平门下弟子的某种独门自我调节秘术,他们把两人的动作拍下来,打算回去好好研究,师夷长技以制夷。

但其实两人只是都在紧锣密鼓的思考而已。

罗九刚刚窥探到了王超下一局球的打法,他要趁这点时间思考一下如何应对。

王超不小心被罗九窥探到了下一局球的打法,他要想想有没有什么办法将计就计,达成反制。

但最终双方都没想出东西来。

因为他俩本就知根知底,即便是有一丁点的藏招,也在前两局里统统试探出来了,到了这时候,双方基本上算是打明牌。

当信息过于透明,硬实力过于接近,那就不存在什么出奇制胜的可能性。

所以这场球最终的胜负,在两人看来,依然逃不过一个“耗”字。

裁判吹哨,选手上场,第三局拉开序幕。

王超果然是一个意料之中的超级高抛式发球。

他知道罗九不吃假动作,但他仍然在发球的时候不厌其烦的做假动作,这一次是在球拍触球的时候刻意做了个反向转腕的动作。

他知道罗九肯定能注意到这个小细节,他希望罗九因此觉得自己这个发球暗藏反向侧旋,但其实,这个反向转腕的动作是假动作。

所谓假动作,并不是一定要在简单的动作后面添加隐蔽动作,让它复杂化。

也可以反过来。

他把动作搞的很复杂,但其实发的就是个简简单单的球,后面的隐蔽动作只是虚招而已,若是罗九认真去对待他后面的假动作,一样要出问题。

这就叫实则虚之,虚则实之。

但罗九仍然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并没有被误导,把这个球同样用最简单的姿势搓了回去。

然而这个球落点并不在球台的中央近点,这是因为王超发过去的球旋转太强,力度太大,他掌控起来的难度本来就要大于常规发球。

王超直接正手起板,台内暴挑。

暴挑属于赌博,要么你死要么我死,王超放出了胜负手,罗九并没能跟上,只是退了一步,抬手捞了一下,没捞着,被直接打死。

1:0,王超领先。

王超再发高抛球,动作依然很花哨,不过这一次他确确实实是在最后关头改变了胶皮摩擦的方向,让这个看似右侧旋的球变成了左侧旋。

然而无论他怎么实,怎么虚,罗九都不上当,再次把球稳稳搓了回来。

只是落点和高度依然不尽如人意。

王超当然选择台内主动挑打,又是一个凶狠的暴挑。

罗九这一次有所预料,在王超抬臂挑球的第一时间把球拍竖起来,从某个角度往前狠狠怼出来。

但他怼了个空。

他这一怼当然考虑到了王超台内挑打的日常习惯,然而在他第一局利用这种方式连得两分之后,王超就更换了日常习惯,不给罗九任何预判的机会。

2:0,王超再次得分。

罗九拿到发球权。

他略略思索了一下,同样发了一个高抛球,只是没有王超抛得那么高。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毕竟双方赛前的准备侧重点并不一样,王超能把球抛到比普通高抛球更高的地方,必然是练过的,而罗九此刻照本宣科,凭的却是基本功。

当然,这并不影响他发高抛球的效果。

因为高抛球在这局球中存在的根本意义本来就不复杂,只是纯粹的为了提升发球质量而已。

发球质量越高,对方接球难度就越大,也就越难精准控制球的落点,这是为自己争取抢攻主动权的阳谋,打的是明牌,并不需要掩饰。

实际上其他职业选手之所以在正赛时很少见高抛,并不是他们不知道高抛的好,而是他们的技术稳定性和控制力都不足,高抛发球本身是有难度的,弄的不好的话,不但发不出质量来,还有自杀的可能,它本身就是属于高风险高收益的双刃剑。

然而在王超和罗九这两个入微级别选手这儿,高风险是不存在的,唯有高收益是实打实的。

王超接球的效果要略好于罗九,这个球基本上是落在近点,高度也较低,虽然不能说严密到无懈可击,但至少罗九并没有台内挑打的机会。

罗九唯有回摆。

王超继续回摆。

于是这球变成了台内斗短。

七个回合后,王超找到机会,台内挑打。

但这一次他没有暴挑。

不是他不肯,而是他不能。

他俩的台内斗短比全世界任何其他人的斗短都要更加细化一些,原因是他俩的风格和手感过于接近了,就像是一架超高精度且绝对平衡的天平,哪怕是往其中任何一边放一根头发丝,都能打破平衡。

所以,七个回合之前王超接球时的那一点点不严密,也同样被罗九敏锐的抓住了,罗九在每一次摆短的时候都能比王超多附加一丁点的侧旋之力,而王超只能抵挡,无法反过来制造侧旋。

所以七个回合之后,罗九只是因为专注力下滑而导致接球稍稍冒高了一丝丝,但这个球身上的旋转却还是在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王超这个挑打,仅仅只是找到了一个打破眼前僵持局面的方式,却还谈不上抓到了进攻主动权。

也是因此,他一挑打,罗九立刻后撤半步,反过来直接来了一个正手爆冲,拉出一个相当高质量的前冲弧圈球来,居然想要直接反客为主。

王超选择退台对拉。

罗九再拉。

王超也再拉。

这个球若是放在第一局,两人早已变招,但是打到现在,两人虽然没有明言,但心底都隐隐有着同样的念头:等对方先变招。

变招需要思考,维持只需要本能,两人都很清楚,自己体力是够的,但脑力是不够的,所以能省则省。

但在连续六次对拉后,依然是罗九主动选择变招。

不是他想变,而是他发现这种相持局面下,他撑不住。

为什么?

因为对拉弧圈球这种事情,虽然技术含量不算太高,但因为双方都是在尽情发力,所以球本身的强度够高,于是盯球就是一件非常消耗专注力的事情,他虽然可以不主动变,却必须防范王超忽然变招,又或是王超忽然爆发十成力量来一板重锤,他更怕自己哪个球拉过了头,会给王超施展大蟒翻身的机会。

他当然知道,王超面临的压力不比自己小,也要耗费极大的专注力,尤其是自己的基本功稍稍领先对方,那么王超的消耗还要大于自己。

但问题是,他在精力方面确实耗不过王超。

不仅仅是因为前两局被王超算计耗费了太多的精力,还因为他确实已经是个老将了,他这方面已经天然劣势。

所以罗九咬着牙,硬着头皮,迎着呼啸而来的小球,在中台狠狠切了一板子。

这个球切得很巧,又飘又转,飞得并不快,但轨迹几乎是一条水平线。

事实上,选手侧向切球是无论如何也切不出水平轨迹的,因为在垂直面上,球只会受到一个力,那就是风的阻力,风阻力在小球本身的旋转影响下,会天然形成一道弧。


页面连接:http://www.xszsj168.com/read_1_1010wcz/bswaazsb.html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书本网废文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